紅木養護
REDWOOD KNOWLEDGE
紅木家具護養:
保養的方法是要注意表面應避免與硬物磨擦,以免損傷漆面和木頭表面紋理,如放置瓷器銅器等裝飾物品時要特別小心,最好是墊一軟布。
搬運或移動家具時應輕拿輕放,不能生拉硬拽,以免損傷榫卯結構。
絕對不用濕抹布或粗糙的抹布揩擦。有人珍惜古物過度,不舍得使用紅木家具,只作擺設用,卻會發現其光澤愈減?!皶r時常拂拭,莫使惹塵?!辈攀菍Φ?。大果紫檀的神采來自于常用常新。紫檀經常被人觸摸的地方會光亮異常,包括新做的家具更是如此。
夏季如室內泛潮,宜使用薄膠墊將家具同地面接觸的部位隔開,同時讓家具的靠墻部位同墻壁保持0.5—1厘米的距離間隙。
每天用純棉干軟布輕輕拭去家具表面浮塵,每隔一段時間,要用擰干水分的濕棉布將家具犄角旮旯處的積塵仔細擦凈,再用潔凈的干軟細棉布擦干。在擦干之后還可以給家具涂上一層薄薄的高質量光蠟,像擦皮革一樣輕柔地擦試出光澤。這樣做不僅保養了實木家具,還增加了它的光亮,不過選用光蠟一定要慎重,切不可使用含有化學腐蝕成分的低劣產品。
家具表面如有污漬,千萬不可使勁猛擦,可用溫茶水將污漬輕輕去除。
布藝沙發護理:
布藝沙發尤為需要注意死角、織物結構間的積塵。在布藝沙發護理時應該在上面鋪上沙發巾或大號毛巾,這樣在增加裝飾效果的同時,又可以做到防塵。布藝沙發容易積塵,平常保養應注意除塵??梢悦恐軐Σ妓嚿嘲l吸塵一次,扶手、靠背和縫隙間也必須顧及。
擺設上沙發的靠墻部位同墻壁保持0.5-1厘米的距離。這樣可以避免沙發因接觸墻壁而變臟;同時應避免陽光直射。
最好一年清潔一次。
為了防止沙發墊變形磨損,我們在布藝沙發的護理上要使其磨損均勻分布就得對沙發每天翻轉一次或者將墊子拿到戶外拍打,來疏松海綿結構,保持沙發的彈性。
真絲面料護理:
1. 真絲制品除皺法:將真絲制品在清水時漂洗干凈后,用半盆30℃左右的清水,放一小匙食醋,將面料浸泡20分鐘,撈起勿擰,帶水掛通風處晾,用手將皺紋撫去和整形,待半干時,用灌滿熱水的玻璃瓶或低溫熨斗在衣服上稍熨下,可除去皺紋。
2. 真絲制品復白法:將變黃的真絲制品泡在干凈的淘米水里,每天換一次水,三天后黃色就可褪掉。如果有黃色汗漬,可用冬瓜汁洗去。
3. 沙發墊處,使用專用護理劑干洗,請勿拆卸。
收藏鑒賞
COLLECTION APPRECIATION
現代生產的紅木家具往往體現在其問世后的時間積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早一天收藏與投資就能進入早一天的時間積累,同時由于資源的日益貧乏,收藏與投資的早 ,其花費的成本也相對的低一些。收藏與投資的時候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把收藏與投資當成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很重要一點就是要量力而行。
1、戒驕、戒躁,勿倉促決定;
2、戒貪,勿貪圖小便宜;
3、不自以為是,勿被過多經驗與權威所拖累;
4、不自欺欺人,勿心存僥幸心理;
5、關注細節,積累知識與經驗;
6、寧缺勿濫、選真品;
7、相同價值時,寧愿收藏附加值高的小件產品,也不要收藏附加值低的大件;
8、根據經濟實力,量力而行。
名稱術語
NAME TERMS
(一)烘干
因為紅木材料油性大,加工制造的家具部件容易“走性”和開裂,所以,紅木家具制作以前,都要進行烘干處理。烘干技術已為多數廠家采用。古代家具的烘干技術是采用土窖烘干法,當代紅木家具采用可調溫的蒸汽烘干機進行木材烘干處理。
(二)伸縮縫
紅木家具的面板采用“水溝槽”的做法,即在面板入槽的四周與邊抹相拼接處留出一圈凹槽,可以避免面板因漲縮而發生破裂或開榫現象。紅木家具面板四周的凹槽,行家稱之為“伸縮縫”,它可防止因熱脹冷縮而引起木板的變形或開裂。
(三)榫卯
傳統的紅木家具藝術魅力在于不同的家具有不同的榫卯結構?!伴久本褪遣皇褂冕斪?,而是利用木件本身的開榫鑿眼,把數十件乃至數百件木件牢固地拼接起來。榫卯形式很多,如:明榫、暗榫、半榫、透榫、燕尾榫、穿鼻榫、勾掛榫等。
(四)拖泥
拖泥在江南地區稱為“踏拖”。它主要是為了連接和承托腿足。常見的有方形拖泥和圓形拖泥。拖泥的主要作用是加強家具的牢固性。由于托匯的位置比較低,幾乎貼著地面,人的腳不自覺地來回蹬踏,可以起到托泥的作用。
(五)霸王棖
在早期家具的構造中有一種很有趣的換件——霸王棖。它代替了家具構件中的橫棖或羅鍋棖的作用。霸王棖和別的構件連接時用“勾掛榫”。霸王棖十分結實牢靠,而且能夠巧妙地把桌面壓力傳遞到腿足上。
(六)羅鍋棖
羅鍋棖是弧形的木棖,主要作用是連接支撐各構件,使家具更加牢固。另外,羅鍋棖在造型上有一種曲線美,因而在紅木家具中的桌椅案凳制造時經常使用羅鍋棖。
(七)搭腦
“搭腦”是椅背上邊的那根木構件。因為人坐在椅子上,往往向后靠,把腦袋搭放在椅背上邊的橫木,所以,人們把它叫作“搭腦”。搭腦的主要形狀有“平搭腦”、“凹搭腦”和“凸搭腦”。
(八)白茬
沒有經過打磨和裝飾的家具叫作“白坯”家具,俗稱“白茬”。白茬家具是為讓買主挑選家具材質方便。一般直接使用白茬家具的人很少。白茬家具分為兩種,一種是未經打磨的半成品,不能直接使用。另一種是打磨好的白茬家具,可以直接使用。
(九)獨板
在制造紅木家具的過程中,故意挑選花紋漂亮的整料做面板。如果面板沒有拼接,只是使用一塊木板制造的家具,稱之為“獨板”。獨板一般在頂箱柜、條案、二聯柜和椅凳類紅木家具上體現,獨板比非獨板的紅木家具價值在略高一些。
(十)透雕
紅木家具的雕刻手法很多,其中把木構件雕透只留下所雕的圖案,這樣的雕刻手法稱為“透雕”。透雕的難度比較大,一般在大件紅木家具上使用透雕技術,目的是顯示紅木家具的華貴。
(十一)浮雕
紅木家具大多數采用“浮雕”手法。浮雕又分為“深雕”和“淺雕”。淺雕圖案現在一般多用雕刻機完成。
(十二)機雕
所謂的“機雕”就是利用現代的高科技,制造出電腦調控的雕刻機,把紅木家具所需要雕刻的圖案完美地雕刻出來。機雕解放了勞動力,但雕刻圖案缺乏生動和靈氣。所以,機雕必須由人工補雕,目的是增加雕刻的神韻。
(十三)廽紋
廽紋是紅木家具雕刻圖案最常見的雕刻裝飾圖案,它是借鑒青銅器的廽紋圖案移植到紅木雕刻工藝上來的。因為這種圖案就像連續不斷的“回”字,故稱之為廽紋。廽紋多用在雕刻物件的周邊。
(十四)云龍紋
云龍紋也是紅木家具雕刻圖案最常見的雕刻裝修圖案。藝術化的云彩與龍形交繪在一起,形成既威嚴神圣又絢麗生動的藝術欣賞畫面。云龍紋在古代大多為宮廷家具所呈現,普通的紅木家具用“卷草紋”所替代。
(十五)打樣
制造家具需要設計圖紙,按照圖紙要求在選好的木料上劃線,劃線也叫“劃樣”,又稱“打樣”。從古至今,“打樣”都是由師傅(高級工匠)來完成的。
(十六)束腰
束腰是指家具中桌、案、椅、凳等面板與腿足連接部分的藝術處理部件。由于這個部件是凹進去的,就好像緊束的腰帶一樣,故稱為“束腰”。束腰是曲線美在紅木家具上的體現。
(十七)漆托蠟
紅木家具在南方都要做揩漆,不上蠟。在北方一般都打蠟不揩漆。當代紅木家具出現一種新工藝叫“漆托蠟”,就是南北結合,先揩一遍漆,磨光后再打蠟。漆托蠟家具明瑩光亮,但又保持了紅木優質木料的自然之美。
(十八)打磨
紅木家具制作好之后,需要千百萬次的打磨,一般用粗細不同型號的砂紙反反復復摩擦,直到打磨光滑為止。
(十九)打蠟
打磨好的紅木家具,再經過“打蠟”技術處理,才使紅木家具顯得高雅華貴、亮麗透人。打蠟技術又分為“燙蠟”、“煮蠟”、“擦蠟”。
(二十)鑲嵌
有的紅木家具為了打扮得更漂亮,有些紅木廠家采用鑲嵌技術,如:鑲貝、鑲銀絲、鑲玉石等。(二十一)品相
“品相”是紅木家具外形綜合質量的統稱。品相的好壞鑒別起來很難,就像品酒品茶那樣,靠的是直覺和經驗。品相也是一種工藝,是一種高深的綜合的紅木家具審美制作工藝。